90後人:細數80後人10大欠揍理由! 先聲明是轉帖~~~ ◆極端自私和以自我為中心。80後往往均帶有一種極端自私和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,這一代人大部分都有良好的教育,但是他們不可能一帆風順,他們常常擔心自己不成熟,怕被人看不慣自己的嬌生慣養,因此80後都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打壓自己周圍的人,可以說80後普遍都有一種暴力的傾向。 ◆言行極其不一致,在生活中小心翼翼,在網絡上成為憤青。對於80後而言,最痛苦的莫過於自己對前途的茫然,這幾年剛剛從大學走出來的80後們,有很多人至今找不到工作,這與他們當初懷著雄心壯志考進大學時的情形形成強烈反差,所以現在他們內心特別空虛和失落,但在現實生活中又不得裝出乖乖女乖乖仔形象,以期得到別人認同。這樣就產生了一大批80後憤青。 ◆極「炫」的一代人。80後並沒有真正嘗到磨難的滋味,就用他們小時候學來的「大話西遊」體,對世界進行無情地嘲笑和解構。但他們內心卻一直對社會比他們強大的70後和比他們更炫的90後產生嫉妒和不安,於是便處處以"炫"的假象來迷惑自已和世人。 ◆80後的行為方式也是太過特立獨行。特別是一些所謂80後作家們,他們完全渺視主流規則的存在,建立屬於自己的獨特的話語體系,稱為所謂的獨特語言。他們不怕你反對她們,就怕你不搭理她們。你反對他們,無論怎麼說,你到底還是在注意他們這一代的存在,而你不搭理,那麼他們就會渾身不自在,視你為更嚴重的威脅。 ◆垮掉的一代。這個用來比喻80後這一代人的詞語非常形象,可以這麼說80後就是垮掉的一代,他們的腦海裡只有性、金錢等等而已。而道德、良心等堂而皇之擺在紙面上的東西,是鎮不住80後隱藏在靈魂最黑暗深處的東西的。可以說80後這代人非常的空虛,很多犯罪也是由此引起的。他們往往憑著潛意識裡的厭惡和敵意聽不進任何人的勸告。 ◆真正的非主流。現在不少80後說90後是非主流,其實80後才是名副其實的非主流。80後的人不斷地製造一些新名詞,比如「酷」,比如「炫」,就像他們中的前衛人物,往往有鼻環,有彩色頭髮,有頂到腦門的一副墨鏡,有看小品也板著臉不笑的表情。他們這樣一來把自己弄得很神秘,其實骨子裡什麼也沒有,只會聽流行的聲音,跟著時髦走。就像當年他們癡迷「小燕子」一樣,一天到晚嘰嘰喳喳,你煩了,開始說她,她就大眼睛一眨一眨地裝嫩玩純真,其實很弱智。 ◆80後人有很多代表人物,文壇上有郭敬明,喜歡搞「文摘」,把別人的東西粘帖起來,末了發兩句感慨,喊著「青春剛發芽」,捧他的人說他是「小魯迅」,就好像80後稱某某是「小劉德華」一樣,很噁心。 ◆80後女作家也是那樣,除了寫某某寶貝什麼什麼戀人不會別的,全是脫光了衣服就上床,上完床就抽煙喝酒,然後大叫「我要和某某一夜情」如果這時別人告訴她你是最酷的,她就會大笑,「我把處女獻給他我很酷!」你說人都成這樣了,還能怎麼? ◆有暴力傾向。根據我的觀察和理解,80後人大多都有暴力傾向,都是拿著大片刀砍人到處炫耀的角色,分別只是有知識和沒知識,共同點都是沒有文化,沒法溝通。因為他們不愛說話,玩「冷酷」。我知道我的這種想法會冤枉甚至得罪一批有文化的80後人,我也希望自己別一桿子打下一船人。但是我想說的是:80後的主流生活是自以為是的怪胎,他們在歷史上絕對不會留下任何記憶。 ◆冷漠、不合群、對個人利益斤斤計較。有一個現象就是,80後擁有厚厚的名片簿或手機裡有上百個電話號碼,但他們卻找不到一人共買一醉,更找不到兩肋插刀的朋友。因為他們太自私,對他人太不負責任。我們知道,交朋友是用來真誠地對話,是為了走夜路的時候不必害怕,是為了能解決一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。可80後呢,想一想他們還真沒一個知心朋友。 總之,80後這代人是斷裂的一代,垮掉的一代,也注定他們是痛苦的一代。他們天生具有反抗傾向,卻仍受著前輩的影響,和後來者90後一代的迅速掘起,因此他們實際是在痛苦的掙扎中被撕扯。而且,他們不被前輩理解,甚至他們自己也不能理解自己。他們的機會比較少。在他們之前,是憑資歷說話,他們年輕的時候只能服從,由於太小而沒有太多的機會;而當他們年齡增加,有了資歷,這個社會又將變成更年輕人的天下,機會已經不再青睞他們。 |